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药正什么作用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药正什么作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我对中医中药治病的理解是中药是调理,草药是治病,有认同的吗?
头条中"中药是调理,草药是治病",混淆了"中药"和"草药”之间的关系,因此这个问题无论如何回答都不可能是正确的。
其实,草药是中药中的一部分。中药大体包括植物药、动物药和矿物药三部分。而植物药中,包括草本和木本两类药材。有时,所谓草药实际包括这两部分。
既然如此,药物组成来自三个部分,为何古时统称"本草”呢?如《神农本草经》《本草经集注》《唐本草》《本草纲目》,包括1998年出版的《中华本草》,均称"本草"。“本草"之名出自《汉书.郊祀志》有"本草待诏"的记载,即"以方药本草而待诏者”,是知本草家已进宫廷。《汉书.平帝纪》则有"徵天下通知逸经、古记、天文、历算、钟律、小学、史篇、方术、本草,以及五经、论语、孝经、尔雅教授者”,精通本草的人才也在徵召之列。真正明确以"本草"为名者,当为后蜀韩保昇著《蜀本草》序中所言:“药有玉石草木虫兽,而直云本草者,为诸药中草类最众也”。当然,明朝谢肇淛认为:“神农尝百草以治病,故书亦谓之本草”。但无论作何解释,古时"本草",现今"中药",均是中医所用药物的统称。
草药是中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,即中药也是草药,草药也属中药。1990年以前中医应用中药是治疗,1990年以后逐步将治疗改为调理至,开始觉的好奇,明明住中医院吃中药治疗怎么中药变成了调理了?过后有点想明白了,在中医院住院治疗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西药,所以对住院病人一律采用西药先期治疗,治到病情稳定后再说用中药治疗没有人相信,中药有效为什么不先用中药,人们会怀疑中医中药。用调理更巧妙,让人们以为起到巩固作用。但在我亲身对比感受后,西药治疗稳定后,吃不吃中药调理结果是一样的,不吃还可能比吃要好。
为什么中国古代都是靠草药治病?
为什么中国古代都是靠草药治病?中国草药治病上千年,西医药起源晚,所以说中国古代用草药治病,一是草药付作用小,二是老百姓身边到处都是,还省钱,所以说用草药治病救人,就会很方便的,一直流传之今,而不衰才能延续下去的。
不靠草药靠什么!你用了百十来年的西药就牛逼哄哄了。草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,是古人智慧的结晶。我们中医不光是灌汤药,还有丸散膏丹,针灸。我们中医诊断靠望闻问切。没有中医我们的先人是怎么活下来的。怎么会有中华民族的繁衍?
草药是中医,还是中医是对草药的解释?
头条尽是这种不懂中医学,把中药当做中医来理解的人。只说最基本的一点,中医看病是靠望闻问切获知病人的症状(中医并不把口腔溃疡流鼻血之类的成为疾病,而是理解为某种原因引起的症状),通过症状结合中医理论判断出病因(中医理论中心肝脾肺肾是其理论体系内自有的说法,并不实际指人的器官。),然后结合个人体质将对症药方(药方多数都是组合的)中的药材进行适当增减调整。这也只是中医治疗方式中的一种。
所以不要把中药等同于中医,不要用对某种物质性质功能的描述来判断中药,不要用还并不完善的科学理论来评价本身站在很高层次的哲学理论。
世界各国从远古走到现在,都有自己本土的医学实践和传承,其中植物药是必备的一员。或者直接生吃进肚,或者捣成汁敷在伤口,或者组合起来熬成汤,其实各国做的事情,理论上或许没有中医理论那么庞大和完备,但在操作环节其实都差不太多的。
所以,各个国家和地区尚在使用和有一定效果的植物,都是其本土的草药,在中国就是中药,在泰国就是泰药(比如青草膏),中医可以对中药所用的植物这么理解和使用,泰国可以对其本土植物那么理解和使用,各行其道,彼此共存,平等互利,都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传承和结晶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中药正什么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药正什么作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