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药桂枝起什么作用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药桂枝起什么作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桂枝的功效是什么?
桂枝为发散药,性味辛温,有不少功效,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。
1、可以医疗痤疮,由于生活负担重,导致各方面压力大,或长期抑郁等,易导致痤疮生成,桂枝起到活血祛瘀功效,能调节体液、细胞免疫,提高抵抗力,对痤疮病症有很好益处。
2、桂枝能够扩张血管、加促发汗,桂枝里桂皮油,起到扩张血管,调血液循环,令血液流往体表,增强麻黄发汗。
3、桂枝可以疗医治前列腺肥大,为老年男性的多见病,桂枝茯苓胶囊起到利水渗湿,健脾作用,能温通血脉,活血,有利前列腺肥大,对此病治疗起到很好作用。
4、桂枝可医治类风湿炎,此病为免疫性病,桂枝茯苓胶囊能有助血液循环,去炎症,行气、镇痛。有肌体免疫调节力,对类风湿具有很好功效。
5、桂枝的挥发油,能控制肥大细胞颗粒反应。减少活性,起到抗过敏功效。
6、桂枝可医治酒精肝硬化。
桂枝为樟科乔木植物肉桂的嫩枝。本品有特异香气,味辛辣,微甜。以幼枝,色棕红,气香者为佳。切片或切段,阴干,生用。
性味归经,辛,甘,温。归肺,心,肾,肝经。
功效,发汗解表,温经脉,助阳气。
本品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,且能宣阳气于卫分,畅营血于肌表,用治外感风寒,不论表实无汗,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,均宜使用。
本品辛散温通之性,可温散经脉寒邪,有利于寒凝血瘀及风寒痹证等里寒证的治疗。治寒凝血瘀证,本品善入血分,以温散脉中之寒凝又可宣导活血之品,以增化瘀止痛之效。本品对经脉受寒之头痛,腹痛及阴疽等,均用之有效。
另外,本品甘温,可助心,肾,脾之阳气,其性虽温煦而力较肉桂缓和,但仍常用于以上三脏的阳虚证。治心阳不振,心脉瘀滞,胸痹疼痛,或心失温养,心动悸,脉结代之证。
注意,本品易助热,伤阴,动血。温热病,阴虚火旺,血热妄行者忌用。孕妇慎用。
我是康复科李医生,点击右上角关注我,远离亚健康,享受健康生活。
桂枝的功效定义为温经通阳(包括温阳散寒,温通胸阳、温通脾阳、温通经络、温通血脉),助阳化气比较恰当。主治:风寒表症,寒湿痹痛,四肢厥冷,闭经,痛经,癥瘕结块,胸痹心悸,痰饮,小便不利等。
桂枝,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。主产于广西.广东及云南等地。是一味“发散风寒药。”
性味.归经:辛.甘,温。归心.肺.膀胱经。
功效:发汗解表,温经通阳。
应用:1 .用于体弱表虚,感受风寒,微有汗出,而表证不解,恶风.发热患者,有解表之效,常与白芍配伍,如桂枝汤。2.用于胸阳不振而致的胸痛彻背.心悸.脉结代者,桂枝能温通胸中阳气,常配伍瓜蒌.薤白同用,如枳实薤白桂枝汤;若配伍炙草,又能助阳复脉,如炙甘草汤。3.用于心脾阳虚,水湿內停而致胸胁支满.心悸气短等症,能温化水湿,常与茯苓.白术等配伍,如苓桂术甘汤。若小便不利.小腹胀滿.浮肿,常与茯苓.泽泻等药配伍,如伍苓散。4.用于风寒湿邪侵入经络所致的关节疼痛,有温通经络,祛风湿之效。常与附子.防风.白术等配伍。桂枝,用于妇女经寒瘀滞,月经不调或经闭腹痛等,能温通血脉,常与丹皮.芍药.桃仁等活血通经药配伍,如桂枝茯苓丸。
用量:3-10克。
使用注意:温热病及阴虚火旺,血热妄行等证忌用;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。
附:
夲经: “主上气咳逆,结气,喉痹吐吸,利关节。 ”
别录: “心痛,胁风胁痛,温筋通脉,止烦出汗。 ”
夲经疏证: “和营.通阳.利水.下气.行瘀.补中,为桂枝六大功效。 ”
《伤寒论》里桂枝有何作用?
东汉医圣张仲景著《伤寒论》中收载的桂枝汤,成为中医解表剂之千古名方,也是后世学习传承中医之必须熟悉掌握及应用的方剂。对于这张经典药方可以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及词语来详细解答,谨供读者参阅。
清.光绪石刻版《伤寒论》图
一、组成: 桂枝汤由桂枝9克、白芍药9克、炙甘草6克、生姜9克、大枣4枚,共五种中药组成。水煎服。
二、功效: 解肌表发,调和营卫。主治:外感风寒表虚证。症见发热头痛、汗出恶风,或鼻鸣干呕、舌苔薄白、脉浮缓。
三、病机: 此方原治太阳中风者。什么是太阳中风呢?实为外感风寒表虚证。外感风邪,邪正相搏于肌表,故见头痛、发热、脉浮;什么是卫营呢?实为经络中的气血。营卫不和,则肌表疏松而恶风;营阴不内守,故见汗自出,脉浮;邪气阻滞、肺气不利、胃气不和则鼻呜干呕。
四、方解: 方中以桂枝散风寒以解肌表;辅以白芍敛阴和营,使桂枝辛散而不致伤阴,二药合用,一散一收,调和营卫,使表邪得解,里气以和;生姜助桂枝以散表邪;大枣助白芍以和营卫,共为佐药;炙甘草调和诸药以为使。诸药相伍,共奏解肌发表、调和营卫之功。
桂枝汤药物图
五、引申新用:
1、妊娠恶阻用桂枝汤加味治疗营卫不和、气血不调者。
2、风寒湿痹痛用桂枝汤选加姜黄、细辛、威灵仙等。
桂枝汤为《伤寒论》之首方,也是《伤寒论》论述篇幅最多的方,弄清它的原理及加减变化,就等于弄懂了半部《伤寒论》。
桂枝汤在《伤寒论》里,似乎只是治疗太阳中风的药方,只能用于解表,其实不然。桂枝汤加减不仅能够治外感病、传染病,也能够治内伤杂病;不仅能够治急性病,也能够治慢性病。所以后人称“第一方”、“调理阴阳之圣方”。
在实际应用中,用桂枝汤加减的确能治疗很多疾病,称之为桂枝汤加减治万病实在不为过。
中医之要就在于“阴阳平衡,气血畅通”八字。桂枝汤就充分体现这八个字。“辛甘化阳”,桂枝、生姜是辛温的,甘草、大枣是甘的,桂枝、生姜配甘草、大枣,就能够化阳,补充人体的阳气。
“苦甘化阴”,芍药是苦的,甘草、大枣是甘的,芍药与甘草、大枣结合,就能化阴,补充人体的阴气。阴阳结合,就能做到阴阳协调、阴阳平衡。阴阳平衡,自能气血畅通。更何况桂枝、芍药、生姜等均有通的作用,甘草、大枣又能补气补血,故桂枝汤亦是促进气血畅通之要方。
人们常以为促进气血畅通,就是去瘀。其实阴阳平衡才是气血畅通的根本。如加入一些去瘀的药,就能做到在调理阴阳平衡的基础上,活血通瘀,如桂枝汤加桃仁、红花,或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补阳还五汤。
桂枝汤是调理阴阳平衡的圣方,以其为基础进行加减变化,当真奥妙无穷。以桂枝汤为基础,再加一些补气的药,就能针对气虚的人,突出补气,来进行阴阳调理,如黄芪桂枝五物汤、黄芪建中汤。再加进一些补血的药,就能在调理阴阳平衡的基础上,做到气血双补,中归芪建中汤,或桂枝汤合八珍汤等。
桂枝就是桂树的嫰枝,相比桂皮,它温里效果不足,临床上主要用它解肌。
在《伤寒论》中不仅桂枝汤、麻黄汤、大小青龙汤都会用到桂枝,无非取桂枝发汗解肌的功效。
发汗好理解,无非是体内的寒邪通过开皮毛,将水毒宣泄出去。
那什么叫“解肌”?
有学者认为是“解散肌肉之邪气”,这种望文生义的解释,简直扯谈。前面“发汗”已经将邪气驱逐,哪有邪气。
其实解肌,在于调匀气血,气血通,则寒邪散!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中药桂枝起什么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药桂枝起什么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