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白术虽好,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吃?
大家好,我是漫话君,很高兴为您解答!
白术作为一种耳熟能详的中药材,具有补脾燥湿的功效,一般来说,现在如果有一些脾胃不适,长年生活在潮湿的地方的时候,就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白术来进行祛湿治疗,但是呢,为什么白术不能多吃呢?今天漫话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白术!
白术的功效有哪些?
在《中国药典》里面记载:白术的药性是苦、甘,温。归经方面归脾经和胃经。功能主治健脾益气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用于脾虚食少,腹胀泄泻,痰饮眩悸,水肿,自汗,胎动不安。土白术健脾,和胃,安胎。用于脾虚食少,泄泻便溏,胎动不安。
白术最主要的功效之一就是健脾益气,中医上讲脾主运化,也就是说和消化有关;当脾脏功能不佳的时候,可以通过白术进行调节,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。
白术的第二个功效就是祛湿,这一点在引言中已经提到,白术祛湿主要体现在当脾胃运化的功能受到影响的时候,导致水汽积聚体内,进一步地有可能会导致相应腹胀。使用白术可以去除体内多余的水汽,消除水肿。
从药典中还有一个功效就是安胎功效,白术能够健脾益气,这是有利于血液循环,且孕妇在怀孕期间,有一些血气不畅之时,也是有可能白术进行安胎的功效。
当然,白术常常并非是单独的作为一种药物使用,往往还和其他药物进行配伍使用,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;其次,有一些白术不能够使用的人群,也是值得警惕的。
两种人不建议使用白术
1.脾胃功能太差的人:对于脾胃功能太差,实际上就是属于阴虚病人,因为有句话叫做虚不胜补,如果长期脾胃运化不佳的人,一旦突然的补充白术,提高脾胃的运化能力,往往会适得其反,因此,利用白术对于补脾来说,需要慎重考虑。
2.患有溃疡不建议服用。古人有记载说:溃疡忌白术,以其燥肾而闭气,故反生脓作痛也。白术对于溃疡的治疗没有益处,甚至可能有加重的趋势,因此不建议患溃疡的人服用白术。
漫话点评
白术作为一种健脾祛湿的中药,具有良好的效果,在一定程度上,对于祛湿,温养脾胃以及消除水肿都具有一定的功效;但是一定要记住,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白术,有一些服用白术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,还有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效果,影响身体健康。
首先我想给不了解中医的人科普一下这个读音,白术(zhu),其实是这个“朮”字。
白术历来被誉为“健脾第一药”。为什么是白术,不是人参这种大补元气的药,也不是黄芪这种补气力量很强的药物呢?首先白术是可以健脾,而且功效很专一,其次白术可以燥湿。即能治疗脾虚的根本,又能治疗脾虚所生的湿浊,标本兼治,因此白术才会有如此美誉。
白术可以用于什么治疗呢?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术“主风寒湿痹,死肌,痉、疸,止汗,除热,消食,作煎饵。”仲景先生用药风格与《神农本草经》相似,将它用在了治疗关节疼痛、小便不通等方面,如五苓散、真武汤、白术附子汤、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方剂。
什么情况下不要使用白术呢?仲景给出了答案。在理中汤条文下,仲景解释到如果病人出现了肚脐以下的悸动,就要去掉白术,为什么呢?这是因为“脐下悸”是肾气动,白术健脾燥湿,属于土的性质,而土能抑制水作用的发挥,因此去掉了白术。
当然既然知道了白术的适应症,禁忌症就很明确,除了适应症理论上来讲都是禁忌症。但是对于脾气不虚的人,以及阴虚、血虚、热毒炽盛的人,更加不能单独使用。不能单独使用并不是不能使用,需要与其他药物配合一起使用。这就是中药讲的配伍。
很多人缺点很明显,但有时候这些缺点反而就是他的长处,而被人需要。这个时候不加制约,就会产生恶果,而加以制约,就可以被充分利用。配伍的精妙就在于此,让药物发挥自身的长处,而短处被制约。
白术确实是一种好药材,在很多重要配方里面都有它的影子,但是不是什么药都可以任何人都吃。中药讲究的是配方,不同的配方对应不同的症状。白术虽好,但也不是万能药。
一、白术的功效
白术主要的用处了,像脾胃虚弱,吃的少,感觉肚子胀,身体倦怠乏力。白术的好处在于可以与多种其他药材一起组方,起到更多的疗效。
三、不适合食用白术的类型
虽然说白术是中草药中常见的一种药材,它的功效主要有很多。甚至很多人说白术可以让人延年益寿。很多人也正是因为了解到这些,所以觉得白术是无所不能的神药。
其实并不是如此,白术对于那些阴虚燥渴或气滞胀闷的人群就不太适合。正是因为白术温燥,祛湿可行。但是很容易伤津耗阴,对于那些阴虚的人来说,等同是雪上加霜了。
【国医茶养】提醒您,任何中药一定要对症使用,不然可能就是病不好,反倒越来越严重。这就好比祛湿也分寒热一样,寒体应该温治,热体应该祛热。不管是抓中药,还是养生,在医生的指导下调理才是合理的选择。
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吃。说阴虚火热、气滞不可吃,此说不准确的。
因为在应用时可配伍滋阴滋润药性,或其滋阴滋润药性药量药性大于白术时可用,或在整体辨证施法中、可调节改善纠偏使用白术吃。
更有人说“胃溃疡"患者不可吃,更不存在。白术“健脾益气,燥湿利水",在整体辩证下配伍白术,治胃溃疡功能性,更佳更好的。
说气滞者不可吃,更是错误的对待白术。白术健脾功能内就包涵有理气行气化邪积作用。
“说白术有些人不可吃",此说不正确,此观念看法存在认识度和理解生命中医哲理不精准。
白术:苦、甘,温,归脾胃等经。
功能:健脾益气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
1.首先生命中医,是整体观念,辨证论治制宜,纠偏扶正祛邪,灵活运用阴阳、精气血神本质属性、功能作用,调整机能功能平衡之医学医术。
2.中医中药治病机理是制宜应用、纠缠辨证使用。
治疗上,无论寒热虚实,阴阳表里,或上下左右,升降出入,内循环、外补充等因素之病因、病机、病理,用药调整治理,都遵守遵从以四性、五味偏性,整体性的纠偏扶正祛邪施法制宜应用。
黄芪和白术一起服用,有什么功效?
黄芪具有补气升阳,益卫固表,托毒排脓,益气利水的功能。白术具有益气补脾,燥湿利水,固表止汗,安胎的功能。
因此合到一起具有补气健脾,益卫固表的功能。比如玉屏风散就是黄芪,白术,防风组合具有益卫固表的功能,可以防止感冒。
关于黄芪白术的炮制。黄芪可以蜜制,增加补气升阳的功能。白术需要麸皮炮制,具有健脾补气的功能。
禁忌,阴虚火旺的人不适宜用。
黄芪与白术一起服用,主要的作用是补气固表止汗,多用于气虚自汗证,也可用于脾胃气虚证。
黄芪与白术都是补气药,黄芪甘温,补气升阳,固表止汗,利尿消肿,常用于治疗脾肺气虚、中气下陷、表虚不固、气虚血滞、气血亏耗脾阳不足等证,与附子同用,治阳虚自汗;与黄柏、熟地同用治阴虚盗汗。白术甘苦微温,补脾燥湿,和中祛痰,偏于健脾而止汗,常用于治疗脾失健运、水湿内停和气虚不固之自汗等证。黄芪与白术配伍,除用于益气固表,还有益气升阳的作用,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,中气下陷等证。黄芪与白术配伍的作用在两个著名方剂中体现的最具代表性,一是治自汗的玉屏风散,二是调补脾胃的补中益气汤。
黄芪以补气升阳为主,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,二者配合协同增效,增强了益气止汗的作用,经常服用对于表虚汗多,易于感冒的患者可以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。对于脾胃气虚,倦怠乏力,纳呆食少的患者服用黄芪与白术可以补益脾胃,又能驱除湿邪,起到改善脾胃功能的作用。
中医里面有一个名方叫玉屏风散,是由黄芪、白术、防风所组成。
体质虚弱表现之一就是受凉感冒,抵抗力低下,中医称之为卫外不固,即卫气的功能低下,不能保护人体抵御外界的邪气。我们大名鼎鼎的黄芪就有补肺益气,固表止汗的功能。针对肺气虚弱受凉感冒,易出汗,有很好的治疗作用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